第833章 替天行道(1 / 2)

说起锅岛,那可是日本所有制瓷人心中的圣地,这地方在日本瓷器界中的地位,那就和景德镇在中国制瓷人心中的地位差不多。

锅岛可是日本最早能烧制出白瓷的地方,不过他出产白瓷的年代,大概要追溯到18世纪早期,那时候咱们中国早就已经能够生产出白瓷好几百年了。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最早应该是诞生于北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不过那个时候,因为烧制瓷器的胎土含杂质较高的缘故,咱们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烧制出纯白的瓷器。

所以一直到了北宋的早期,咱们才因为找对了瓷土,才能够烧制出最早期的白瓷,不过那时候的白瓷,也是广义上的白瓷,和明清时代的白瓷的质量,可以说是相距甚远。

金沐晨最早收藏的那件金装定器,就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烧制出的白瓷的典范。

不过那时候的人审美也和后世人不同,那时候宋朝的皇家,都比较喜欢那种天青色的瓷器,所以在宋朝的时候,那种豌豆清,或者天青色的瓷器,才是主流。

真正改变中国人对瓷器审美观念的时代是元代,因为元朝的的皇帝们比较喜欢,那种青花瓷器,而这种瓷器需要在白瓷底胎上上釉,所以中国烧制白瓷的技术,在这个年代才开始突飞猛进,后来到了明清时代,更是将白瓷的烧造技术,发展到了巅峰。

而这也刚好成为了景德镇发展的最黄金时期,到了后来明清时代,景德镇的烧瓷技术,正因为元代时期的积累,从而一跃成为了中国的瓷都,奠定了在中国瓷器历史上不朽的地位。

而在中国能够烧制出白瓷底胎的年代,世界其他各地的人们,还根本没有瓷器的概念,欧洲人这时候还在使用陶器。甚至很多蛮荒民族,还在使用木器。

而接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早的日本,这时候也根本就不能烧制出白瓷。

而日本人也一直想和中国人学习到底该如何烧制白瓷,可是却始终不得其法,直到十八世纪早期江户时代,日本人才在锅岛地区,找对了烧制白瓷专用的瓷土。于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才能够真正的烧制出真正的白瓷。

而有了白瓷作为底胎,日本的制瓷技术。才开始进入了真正突飞猛进的年代,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的瓷器,才开始衍生出了自己真正的独特艺术风格。

所以锅岛,对于日本人而言,尤其是日本的制瓷界而言,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金沐晨这次‘收藏’的这件,色绘樱花图皿,就是锅岛地区。在掌握了真正的烧制白瓷技术之后,真正烧制出来的第一批,带有明显日本风格的瓷器。

硕大的樱花树,一整棵都被画在了瓷盘上,显得啥事漂亮,非常能体现当时日本制瓷大师的艺术功底。

虽然已经无法考证,这件瓷盘到底是出自那位制瓷大师之手了。但是光是靠这次盘出产的地区,和历史年代,这只瓷盘就已经足够被日本人奉为国宝了。

不过现在,这件日本最早期的国宝级瓷器,已经落入了金沐晨的手里,日本人今后再想看。可就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了。

收藏了这只瓷盘,金沐晨直奔下一个目标,这一件目标也是金沐晨在早之前的踩点的时候就看好的一件作品。

这件作品比起之前那两件瓷器,可以说更能代表日本瓷器的特点,名字就叫做色绘樱树图透钵。

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这间瓷器的禅意,但其实这件瓷器虽然叫钵,可却并不是和尚们用来吃饭化斋用的饭钵。而其实是一只日本的贵人们品茶的时候所使用的茶碗。

这只碗大概有十公分高,五公分粗细,上宽下窄,是白瓷为底,碗身上绘制了好几颗樱花树,而在碗口的位置,则星星散散的布置着有十几个不规则的孔洞。

而这些孔洞所在的位置,就刚好是那些樱花树的樱花花蕊所在的位置,看起来让人感觉是别具匠心。

整只碗造型格外的漂亮,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光是看这只茶碗,就能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空灵通透的感受。

如果用这只茶碗冲上一杯茶水,透过这碗口的孔洞,看着茶碗里淡黄色的茶汤,会别有一番风趣,和惬意的感受。

而且制作这只碗的人,也是来头不小,制作这只碗的人名字叫做仁啊弥道八,这家伙可是日本有名的制瓷大师,出身就是制瓷世家。

其实这个家伙的全名应该不是叫做仁啊弥道八,他的真正名字应该叫做,高桥任啊弥至于道八,则应该是他这家门一派族长的特有称号。

他们高桥世家,可是日本赫赫有名的制瓷世家,最早是高桥重文在1740年开始创业的,因为在制瓷,尤其是制作茶具方面非常的有名,后来就自创了一派,开始专门制作茶具。

于是就有了他们这一门所谓道八的传承,这道八就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一直传到了这个高桥任啊弥,应该是传到了第四代的时候。

也刚好是到了十九世纪,江户时代的晚期,这一代的道八,才烧制出了这么一只茶碗。

于是这只碗从诞生开始就红了,独特的造型,独具匠心的彩绘,再加上那精美的白瓷,所以这只茶碗从诞生开始,就受到了日本各界达官显贵的追捧。

当初这样的茶碗一共是烧制出了八只,外加一只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