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么回事?”杨彪进了车,气呼呼地说道。有了冰,车内凉快了很多,但杨彪的心情却更加燥热,连日来的焦虑似乎一下子爆发出来,让他失去了应有的城府和矜持。
袁权不慌不忙。“你还记得张元江过后后,他的儿子张文本被封为什么侯吧?”
杨彪摇摇头。
袁权道:“蔡阳乡侯。”
“这和张元江的孙子做力伕有什么关系?”
“伯符在南阳推行新政,置换世家手中的土地,蔡阳也不例外。张文本觉得受到了损失,对此很是不满,后来刘和率胡骑侵扰豫州,细阳张家就跳出来支持刘和,提供了不少粮食,但刘和很快就败退了。再后来,两军交战,张文本(张根)举家逃到了兖州,流落到此。”
杨彪闭上了嘴巴。细阳张家拥护袁绍,反对孙策新政,孙策现在成了胜利者,当然不会轻饶。张钧做力伕,还有机会花钱赎身,可能是因为他这一支不是大宗,只是支系。张根才是张济(张元江)的嗣子,他才是这件事的主谋,可想而知,他大概就是那种有钱也不能赎身的那一种。
“如果我想救张文本呢?”
袁权沉默了片刻。“不行,就算是天子诏书也救不了。”
杨彪霍地抬起头,盯着袁权。“天子诏书也救不了?”
“是的。袁本初矫诏,是逆臣,张文本附逆,张钧是他的从子,没有诛连,只是罚为官奴婢,发卖劳役,这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如果朝廷赦免张文本,是想纵容叛逆吗?张元江是帝师,以圣人经义教导先帝,他的子弟做出这样的事,是不是不忠不孝?朝廷救这样的人,是想告诉天下人什么?”
杨彪的鼻息粗重起来,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袁权追问道:“难道是说桀骜不驯是死罪,矫诏谋反却可以宽恕?”
杨彪愣住了,抬起头,惊讶地看着袁权。袁权笑容滟滟,灿烂如花,但杨彪心里却一片冰凉。他知道遇到了死结。不赦免袁绍,袁谭不肯向朝廷称臣,冀州的粮赋无法入关中,朝廷也就无力与孙策抗衡,更无力西征。赦免袁绍,等于给了孙策一个借口,孙策有恃无恐,大可以立起大旗,与朝廷对峙。与这个麻烦相比,细家张家的死活微不足道。
“曹使君说得没错,逃到兖州的本来就不多,有些人已经去了冀州,被抓的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人都逃去了广陵、下邳,江海被封锁了,他们一个都逃不脱,姑父这一路去会看到累累新坟、斑斑鲜血,如果你不忍看,还是不要去豫州的好,甚至连徐州都不要去。你也看到了,兖州如此,徐州也不会逊色。”
袁权轻笑一声:“其实曹使君终究还是不够果断,他只敢抓豫州世家,不敢动兖州世家,画虎不成反类犬。若不能精进,将来只会徒劳无功。”
杨彪忍不住讽刺了一句。“阿权,你别忘了,袁家也是世家。”
“是的,袁家也是世家。”袁权吁了一口气,眼神有些复杂,多了几分狠厉。“而且袁家内讧,五十余口被杀,仲河公(袁汤)一脉只剩下数人,还分作敌我,伯阳更是周阳公(袁逢)的唯一传人,我更不能一步踏错。”袁权打量着杨彪,一字一句地说道:“姑父,不管是谁,想对伯阳不利,误他前程,我都不会答应。我没有姑母那样的忍性,我做不到向隅而泣,我会全力以赴,让想害伯阳的人向隅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