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黄口小儿猖狂至此(1 / 2)

谯周此人,乃是蜀汉最大的投降派。

从刘备时代就开始劝说投降,现在诸葛亮死了,他就更加要投降了。

要不是碍于他的身份和名望,早就把他砍了。

一天天的搞投降,把大汉置于何地

他给蜀汉这些读书人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他的学生文立、罗宪以及陈寿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必须要把这个旗帜给砍了。

诸葛瞻如是想着,便来到了太学。

蜀汉的太学有,但规模不大。

别说媲美鸿都门学啥的了,连曹魏的太学都比不了。

并不是朝廷不重视,主要是没钱。

是的,朝廷的主要支出基本都用到北伐上去了,哪里有钱粮大搞教育,属于是勒紧裤腰带办学了。

整个太学占地也就两三亩的样子,有祭酒一人,太学博士四人,学生大约只有百余人。

如今的祭酒便是谯周,博士为许慈、来敏、孟光、杜琼。

对了,加上诸葛瞻便是五人了。

诸葛瞻被刘禅封为太学博士的诏令通过了尚书台,已经传到太学这里来了。

虽然一众大儒和太学生明面上并未表现出什么,但是内心里多半是不服的。

因为诸葛瞻太年轻了,岂有16岁的太学博士。

诸葛瞻带着李球和柳隐二人踱步迈入了太学,找到了祭酒谯周。

谯周看到诸葛瞻,脸色十分不好。

诸葛瞻无视了他的脸色,一脸平静的众人施礼道:“晚辈诸葛瞻见过诸位前辈。”

谯周没有说话。

不过其他四个人倒是态度不错,纷纷开口:“我等见过君候,君候不必多礼。”

此时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的武乡侯爵位,按理来说,实际上是他们几个人要给诸葛瞻行礼。

只不过谁让咱新任武乡侯心胸宽广,尊敬老人呢。

一时间气氛倒是挺融洽的,反倒是把谯周给晾在了一边。??

许慈、来敏、孟光、杜琼四个人,除了杜琼与谯周关系莫逆之外,其他三个人也就是同僚关系,所以人家也就不至于看谯周脸色行事了。

寒暄了一会,诸葛瞻直接道明来意:“诸位,我今为太学博士,有一事与诸位相商,还请诸位看看是否可行”

众人都有些疑惑。

他们本来以为诸葛瞻这个太学博士的身份就是镀金的,为以后诸葛瞻升官做个铺垫而已,这样看起来更好看。

毕竟诸葛瞻身为诸葛亮的长子,将来成为国家重臣是板上钉钉的,这是众望所归。

只要诸葛瞻自己行事不要太出格,录尚书事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可是现在看这个模样,难不成你还真想做出点什么成绩

谯周这时忍不住了:“诸葛思远,太学乃朝廷培育学子的重地,容不得你胡来,否则误了国家抡才之大计,你担待不起。”

诸葛瞻啧了一声。

好家伙,好家伙。

上来就给自己扣帽子,这老家伙用的挺熟练啊。

诸葛瞻看向谯周:“允南先生,瞻还未说是什么事情,你便认为会误了国家大计,是否过于武断了呢,难不成允南先生平常也是如此教育太学生,只需凭自己好恶评断吗”

谯周闻言,不屑的道:“区区黄口小儿,五经尚未读完,又能提出什么良策。”

诸葛瞻并不生气,如此攻击力简直太拉跨了,比后世那些网上键盘帝可差远了。

诸葛瞻径直道:“我观如今天下,蒙童启蒙之后,尚需老师亲口而教经书,缘由何在句读不分也诸位以为然否”

众人俱都点点头,这话没错。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在认字之后,研习五经,必须要有一个老师,不然你连句读都分不清楚,更不要说理解其中的意思了。

所谓句读并不是标点符号,而是读经文时的语气和停顿。

然而在书上是没有标点符合的。

举个例子,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没有任何标点符合,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哪里该停顿,哪里是疑问的语气,哪里是肯定的语气,谁来都懵逼。

“既如此,我们何不在经书之上加上句读,如此一来,岂不方便天下学子读书明意,即便不用拜师,也能粗通经义,到时天下之才何止千百,太学可择优而取之,择优而教之,岂不美哉”

众人闻言,脸色顿时大变。

能够做到太学博士,没有人是傻子。

个顶个的是聪明人,起码智商上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