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西南少女(1 / 2)

“叮�叮�”

铃铛声响彻华阴驿道,一队驮着货包的马帮从山坳驿道嘚嘚而来。

队伍走前头走着匹大骡子,头系红缨,额顶佩挂一面“照妖镜”的小圆镜,颈挂两个大铃铛,雄纠纠地在驿道前开路。

这头骡子便是马帮俗称的“大铃”,据说可以在路上辟邪。

大铃后面跟着马锅头注1,一个黝黑矮壮的民家纳西族,白短褂,白羊皮背心,脑后挂着漆布凉帽,肩膀上扛着只猴子注2。

这队马帮足有五十骑,货包上都插上白色三角旗,小旗上写有“木”字。

“金花,过了渭南,就是到汉人的华山了,你去华山不”

“要得。”

体小肌健的大理马“得得”前进,凤凰帽下少女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晨曦映在脸上,红红的愈增娇艳。

“孙千户真是得陇望蜀,榆林兵还没着落,就想着要马兵了。思虑甚远,老夫佩服,佩服”

“本官肩负重大,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榆林长枪兵天下无双,这骑兵还得本官亲自来招募,朝廷他也给战马啊。”

孙世瑞张口就是胡说,不仅没觉得尴尬,反而在大吹大擂后,脸不红气不喘,继续向老唐请教:

“老唐,你说陕西四川这些马帮马夫,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都是附近的军户么可有土地”

唐恩城知道孙世瑞又在打什么主意,噗嗤笑道:“官商那是洪武朝的事儿了。你还想像洪武皇帝一样,不花一文钱就让人家给你卖命啊”

孙世瑞咧嘴一笑,露出一副老实人模样:“那倒不是如果能不花钱就招募来,我是说如果,那就更好了。”

“孙千户就好好想吧,梦里或许有这样的好事。”

“还请唐师爷不吝赐教”

唐恩城见孙世瑞态度谦卑,孺子可教也,于是摇动折扇,继续他的引经据典。

“弘治年间,买马之茶主要来自川陕两省,两省合用运茶军夫,转运各茶马司交收。由此茶利大兴,后来官商纲纪废弛,贪污腐败,北虏只愿和私人做买卖,不得已,弘治三年变官营为私营。商人辛苦,朝廷坐享税收之利。”

孙世瑞点点头。

这倒是很容易理解,不就是前世很熟悉的郭企改革吗,至于改出来的那些私营茶商,和朝廷有没有关系,孙世瑞这么爱大明,应该就是没有吧。

“茶马古道上的马夫,确实不错,”孙世瑞一边自言自语,思绪飞到很远的地方。

唐恩城点头道:“行船走马三分命,秦岭山高路险,常年跋涉其中吃这碗饭的,都不是寻常人啊。”

据明代天下水陆路程载:西安至汉中段,从长安的京兆驿始,经咸阳的渭水驿,兴平的白渠驿、长宁驿,武功的邰城驿,扶风的凤泉驿,岐山的岐周驿,凤翔的岐阳驿,宝鸡的陈仓驿

共十八驿,十八天路程。

马匹负重穿越秦巴大山,沿途极为艰险,所以马帮便应运而生。

马夫驮货物出行,少则十天半月,多则几月半载,人多了聚在一块,自然各式各样。

就像同期的漕帮、盐帮一样,马帮也有自己的规矩禁忌,入了马帮就得遵守,马帮内部甚是严格。

“孙千户,你若招得这些马夫,不比贺总兵的夜不收差。”

孙世瑞连连点头。

马帮马夫需要学习茶马古道沿途习俗,辨别道路,观测天气,懂骡马性情。

至于支帐做饭,砍柴生火,上驮下驮,医人医畜、钉掌修掌更是不在话下。

可以说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骑手。

在马帮内部,由于常年跋涉在崇山峻岭中,每次驮货,多则一月,少则十五天,这么长时间内,马夫们吃住都在一起,只能是一损具损,一荣具荣。

此外,马帮常年在外,跟各色人等打交道,宽让容忍,和气为上,经验丰富老马帮处事对人都讲义气。

对孙世瑞来说,这些马夫,便是他在陕西最好的骑兵苗子

“孙千户还剩多少银子”

孙世瑞无奈笑笑:“止有二十万两了。”

唐恩城抚须笑道:“到底多少”

孙世瑞神情诚挚道:“至多十五万两了”

唐恩城又道:“还不肯说实话吗”

孙世瑞这才尴尬道:“实不相瞒,只有十万两了。”

唐恩城大怒:“孙千户,你每花出的一笔,我都记着,若没记错,你只剩五万两了”

孙世瑞尴尬笑道:“确实如此。”

唐恩城骂骂咧咧道:“没银子,马兵就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