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到了每年春闱秋闱时,就会敞开门户广纳天下士子入府。
这次秋闱前夕,李承乾早已听说,郑府共计招收百余名士子入门寄宿。
而这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阶级以及三六九等。
像赵有林这样没有背景又没钱的穷士子,混在那些自视甚高的士子堆里,谁会将他放在眼里呢
想到此处,李承乾抿了抿嘴道:“那有林兄对此次秋闱可有把握上榜,争取三甲”
闻言,赵有林面露惭愧:“别说三甲,只让有林上榜,就是三生有幸了。”
唐朝时虽然就已经开始用科举选拔人才了。
但现在毕竟是科举初期,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善。
科举制度中还很多规则排斥穷苦出身的士子。
例如唐初的三次会考,童试、乡试、会试。
普通的寒门士子,要先参加童试。
童试过了,才有资格参加州级乡试。
乡试过了,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级的会试。
而相对来说,世家子弟就要比他们强许多了。
首先,世家子弟是不需要参加童试的,他们可以直接跨过童试,直接参与乡试。
待到乡试一过,就可以赶赴京城参与会试。
或许有人会质疑,两方差距也不是很大。
无外乎,就是差了个考试而已,根本不叫事儿。
但别忘了,这可是在大唐,这是古代。
童试若过了还好,若不过可就要再等三年才能考了。
三年时间,不是转眼即过,而是一日一日的过。
穷苦出身的士子,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浪费
一个男子,想要在这时代生存,首先就是要填饱肚子,更要保证全家不被饿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若读书不成,多数父母都会要求这些人回家务农,亦或者选择其他行业另谋出路。
这也使得许多有才之人,在少年之时只刚露才子风貌,因童试未过便半途而废也是让大唐人才库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
当然,也不乏有那种幸运之人。
在大唐时期虽然已经用科举取缔了引荐制度。
但地方官员每年还是会有引荐的名额的。
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权限将童试未过,却富有才学的寒门士子送到京城直接参与乡试。
当然了,地方官员也只是提供给他们机会。
至于这机会能否自己把握住,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而这也是赵有林为什么能直接出现在长安城参加乡试的原因所在。
想到此处,李承乾不免暗叹口气。
想要改变这个时代,任重而道远。
若非要改变,那要做的事儿还有很多呦。
见李承乾在那叹气,赵有林忍不住开口问:“小兄弟,你为何叹息”
“没什么。”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只是想到了一些,让我惆怅的事儿罢了。”
他放下酒杯,搓着手道:“大唐至今,一派繁荣景象,内治世家百姓,外安六方诸夷。”
“可还是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呀”
“哪有那么多不公平的地方呀。”
赵有林笑着说道:“勿以夜长,乃谓无明。泥犹生莲,何举世皆是脏汝生于极夜,岂可强言举世皆是夜”
“世上有黑者亦有脏之,却不可由此作一副不信世界之状。”
听闻这话,李承乾愣了下。
随后满脸不解的看着赵有林。
这话说的,可真有点人生哲理的意思呀。
“勿以夜长,乃谓无明”
李承乾细细咀嚼这八个字,随后拿起酒杯,面朝赵有林道:“就为这杯。”
“客气。”
赵有林也端起酒杯,与李承乾对撞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