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快看,黑魔法来了!(11月1日上架!)(1 / 2)

活埋大清朝 大罗罗 2042 字 9天前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澳门这边原来是有专用码头和专用货仓的

专用的码头就位于濠江内港的最深处,地段很好,都快靠近关闸河了这个关闸河是大清治下的香山县和葡萄牙统治下的澳门殖民地之间的界河。

在将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关闸河的东面会被泥沙完全淤塞,从而让澳门从岛屿变成个半岛。不过现在,关闸河还是一条东西向的界河。河的南面是葡萄牙人的天下,北面则是大清朝的天下

这里虽然不是澳门的“市中心”,但尚可喜的“香山澳门自由贸易”,就是通过关闸河来进行的。在关闸河的北岸,尚可喜派人在关闸河北岸用木栅栏圈出了一大片地,称之为“关闸榷场”。

不过和普通的榷场不同,这座香山榷场是搞走私的非法榷场。

而和普通的走私也不一样,香山的榷场走私必须得非法纳税,还要接受平南王府藩丁的非法检查不能走私有可能威胁到大清和平南王尚可喜统治的货物入境

当然了,哪怕你交足了税,还规规矩矩的贩运对大清朝没有一点威胁的商品,你还是走私奸商一个

因为葡萄牙人的澳门殖民地和香山榷场本身就违反了大清朝廷的沿海迁界令,根本是不允许存在的

不过在当下,香山榷场和关闸河以南的澳门,可都热闹得紧。非法的走私贸易都快做的飞起来了因为所有人都得到了消息尚可喜的平南王干不长久了

吴三桂马上就要来广东了,过年的时候都已经派人来广州看房子了。

而吴三桂一来,不说新王上任三把火,真的把澳门的葡萄牙人都烧成了八旗子弟,起码也得再加个几倍的走私税吧

所以无论是澳门这边的洋商,还是香山那边的走私商,都要抓紧这最后的机会大干快上了连带着平南王府的走私税收,这段时间也涨得不像样子了。

而在商人、洋人忙着走私,平南王府的官人们大把的收取走私税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壮劳力从广府、肇庆、惠州等地聚集到了香山榷场讨生活了这香山榷场的买卖可不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帮着装船卸船,运货送货。而广府、肇庆、惠州三府因为沿海迁界,搞出了许多失地、无地的无产者,现在只好到香山这边来出卖劳动力。

只是这个卖苦力的营生也不知道能干多久也许吴三桂一来,大家的饭碗都得砸了。

所以卖苦力的人们这段时间也特别努力,只要还有气力,就拼命干吧

当大东方号带着九艘老闸船浩浩荡荡的靠上码头的时候,已经有几百上千穿着短衣或打着赤膊的苦力,从关闸河对岸通过一处葡人和平南王府藩丁共同控制的浮桥涌到了码头的栅栏外面等活儿了。

这可把大东方号甲板上拿着千里镜观看的朱和墭给馋坏了,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他都好几个月没见过那么多精壮汉子了

他这会儿一边看还一边在感慨,“好好好,都是好男儿啊看上去都很年轻,没有超过三十五岁的,这可太好了哈哈哈”

朱和墭前世虽然也是办实业的,但是他干得是高附加值行业高仿行业的利润还是很有保障的所以他给工人们开出的薪水都是很高的,也就不愁请不到人了,对于用工难什么的,压根就没感觉。

而这一世,他算是真正理解什么是“用工难”了

真的没有人啊

哪怕打下揭阳半县,哪怕一个乡都一个乡都的去搜人,朱和墭也就拢到一千多人的常备军,其中还有一部分没成年。

像这种几百上千精壮汉子排队等着雇佣的场面,简直就是梦中才有的。

“世子爷,”周朝先满脸赔笑在朱和墭边上站着,非常尽职的介绍道,“这才多少人还有呢您看那里,关闸河对岸那些棚屋了吗”

朱和墭忙将千里镜指向了周朝先手指的关闸河北岸,入眼就是一大片拥挤在一起的简易木棚看着跟难民营似的

不过这难民营一样的地方,在朱和墭眼里,真是比皇宫还赏心悦目。

因为住在那里的人,都是来自广府、惠州、肇庆的无产者只要掌握了他们,朱和墭不敢说得到整个天下,但至少可以很快拿下整个广府

这个时候大东方号已经在码头上停稳当了,还放下了跳板。负责指挥部队攻占码头的林阿虎和负责打头阵的赵鸿逵,都凑到了朱和墭身边,就等他下命令了。

“朝先,占山,”朱和墭首先点了周朝先和苏占山的名儿,“你们带上一个领的兄弟,再带上一百斤碎银还有燃烧瓶去木栅栏外面,先把所有的人都雇下来

待会儿烟雾一起,你们就赶着他们往关闸河对岸跑还要用北方官话告诉他们,我们是平西王府的人,奉了王爷的命令来收复澳门,让他们不要惊慌,回头王爷还有好差事要给他们做”

这个瞎话是诸葛军师教给朱和墭的,那位大军师因为晕船,现在正在舱房里面躺着呢,但是军师的工作还是要干好的

周朝先和苏占山二人马上领了军令,带着早就整装待命的少年兵第一批下了船。

朱和墭接着又对赵鸿逵、于孝谦、林天波道:“鸿逵、孝谦、天波,你们三个带上本部兄弟扛上烟雾桶下船设伏”

“得令”

赵鸿逵等人得了命令,马上就领着本部人马抬着几十个圆木桶顺着跳板下船了这些木桶里面装着的也是甜火药,不过配方和填在手榴锤里面的不一样,是专门用来发烟的。

“阿虎,”朱和墭接着又对林阿虎道,“你去指挥甲一号老闸船上的兄弟,等岸上的烟雾起来,你就带着他们下船去占领码头和东印度公司的商馆。”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