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她最懂他!(2 / 2)

丈夫颇有兴致的与她说了书中提及的一段典故:

南京是民国初年宣布独立次数最多之地,可谓是革命元勋之城,此奠定了国民政府最终定都南京之基。

对于此间一人,程千帆更是赞不绝口:

是为一名报馆主笔何一雁

二次革命失败,南京城中著名之革命党人,纷纷逃走去日本继续革命。

大佬都走了,剩下的人也就取消独立,准备向北洋军投降结束战斗了。

结果当时的民权报的报社里面,杀出来一条好汉:报纸主笔何一雁

此人手持双枪,腰悬炸弹,率领百余名会党径直杀入了都督府,宣布南京城二次独立。

城内驻军第雁等人全部逮捕,再次取消独立。

这位陈之骥师长也是传奇,他的岳父,就是彼时城外的北洋军主帅冯华甫。按辈分排,著名人民艺术家冯明光先生得叫陈师长的老婆为老姑奶奶。

陈师长曾东渡日本求学,与革命党交情莫逆,甚至被当做骨干精英。

二次革命时候,他大义灭老丈人,跟随老朋友黄克强一起起义。

现在,二次革命失败,其他革命党纷纷出逃,他不得不出来主持大局,宣布南京取消独立,并且同北洋方面交涉,争取北洋军不进城,即便是进城了,也要承诺不可滥杀无辜。

故而,他正忙着出面与北洋军交涉,抓完何一雁,他就出城谈判去了。

陈之骥前脚出城,城内的第一师就杀入了第雁给救出来了。

何一雁马上再入都督府,宣布南京第三次独立

何一雁是湖南人氏,从少年时代开始投入了革命党这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职业。

因为闹革命被学校开除后,何一雁在武昌从事文学工作,鼓动大家都来闹革命。

这么做的结果,自然就是被捕入狱。

武昌起义成功后何一雁被营救出狱,加入武昌革命军政府。

民国建立,湖北军人和黎大总统斗得不可开交。

何一雁等革命党人在武昌组织了针对黎大总统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推翻革命盗窃者黎某人的起义,结果全被黎大总统给镇压了。

何一雁感觉在武昌继续待下去有生命危险,就跑到南京,做了民权报的主笔。

宋教仁遇刺,就是他最先报道出去的。

革命党二次革命,没人带他玩儿。

谁也没想到二次革命失败,革命党其他人都纷纷逃离,万马齐喑之时,何一雁却挺身而上,一怒拔剑了。

彼时,程千帆对于何一雁极为推崇。

称其为书生意气,下马文可作匕发聩,上马双枪可撕天之大英雄

程千帆重新与她慢慢熟悉之后,白若兰再次向丈夫推荐了这本书。

丈夫再度阅读后,同样表达了对于何一雁的推崇。

不过,此时的推崇言语则是此人有侠气。

可以这么说,何一雁其人以及南京三次独立之典故,是程千帆之于腌谈民初这本书谈论最多之存在。

那么说,丈夫特别带了这本不该带走的书,实际上是在暗示

南京

想及此处,白若兰心中一动。

她想起来方才浩子所说的,程千帆在最终带了那罐柚红罐明前碧螺春茶叶之前,所拿起来看了一眼的茶叶罐子。

确切的说是第二个拿起的那个左起第三个茶叶罐子,那是兰花茶。

兰花。

兰花是南京的市花

民国二十六年九月的时候,南京特别市政府第十五次市政会议决定,定兰花为本市市花。

此寓意为,首都如兰之清而愈香,卓然为群市之冠之意也。

正所谓,念头通达后,一通百通。

白若兰立刻又注意到,红楼梦竟然也有暗语在内。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先生幼时居所在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在南京。

如果说一个物品所蕴含的暗语指向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的话,那么,三件东西都指向了

南京。

不对,不是三件物品。

实际上是四件物品。

程千帆第一个拿起又放下的那罐茶叶,暨书柜第三排左起第一罐茶叶六安瓜片。

六安,通六。

南京是六朝古都

丈夫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触碰的每一个物品都绝非偶然,都是有特殊蕴意的。

或者说,这些是只有她这个妻子才懂的

如此,白若兰可以确定,丈夫就是在暗示与她:

麻花,暗示不是去天津。

此三件物品,一环套一环,最终形成闭环他此行要去的是南京

“浩子。”白若兰打了个哈欠,“嫂子见识浅薄,没瞧出来你帆哥这些言语什么的有特别所指。”

她看着李浩,“恐怕嫂子帮不了你了。”

“嫂子,要不你再仔细想一想。”李浩大为焦急,他是非常相信,亦或是极度崇拜帆哥的,帆哥说一切有嫂子做主,那么,必然是说嫂子懂他的意思。

是了,要说谁最懂帆哥,自然非嫂子莫属。

现在,浩子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嫂子身上了。

“嫂子再想想。”白若兰面色带有愁苦之色,“你说的那般危险,我岂能不担心,只希望是你们多想了。”

她起身离开,边走边摇摇头,忽而说道,“你帆哥若是真的有心,就不该说什么买麻花骗小芝麻,小孩子最喜欢雨花石这些小玩意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拜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