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季图 · 1(2 / 2)

哑舍 玄色 2548 字 13天前

馆长立刻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往内间走去。医生也好奇地跟着去了。老板并没有阻止,只是低头专注地用软布擦拭这手中的茶杯,不出一分钟,医生便从玉屏风后转了出来,口中悻悻然地唠叨道:“你骗人那屋子里挂着的就是白纸啊也亏的那个画师能对着白纸发呆”

“都说了有缘人才能看到,馆长没和你一起出来吗”老板轻笑道。

“没,他看到的也是白纸,但那画师的桌上铺着一张画纸,已经画满了,馆长就对着那张画研究来着。”医生说完补充了一局,“用不用我把他叫出来”

“不用,既然画师没说什么,就让他待着吧。”老板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

“哦。”医生重新坐下,却再也没了看报纸的心情,“老板,馆长说那三幅古画虽然在他看起来是白纸,可是纸张确实是很有年头的,那真的是传说中四季图的另外三张吗那个画师是什么人他怎么能看得到”

老板停下擦拭茶杯的手,含笑问道:“想听故事”

“想听。”医生立刻凑了过去,他正无聊着呢

“嗯我想想,这要从很久远的年月说起”

北宋年间。

“若说起这年轻的端王爷,这京都内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暂且不说他流传在外的那些才华横溢的书画,今日先来说说他少年风流的佳事”东京汴梁的一家茶馆二楼,说书先生正口沫横飞的讲着最新的八卦,旁听的人群都聚精会神。对平头老百姓来说,这些桃色花边事件才是茶余饭后的甜点。

茶楼靠栏杆的角落里,坐着两名身穿华服的少年,其中一个穿宝蓝衣袍的少年笑得一脸灿烂,压低声音问身边那位穿绛紫色外袍的少年:“王爷,这可是在说你呐不过,我怎么 都不知道你还有这段故事”

另一位少年从小厮递过来的小茶罐中挑出一个茶饼,用茶臼耐心地捣成粉末,待粉末均匀,放入茶盘待用,静待桌旁的水壶烧开。

点差时最忌分心,蓝衣少年见状也不再搭话,不一会儿,水壶里的谁便沸腾起来。旁边有小厮送上一套天青色的荷叶型茶盏,蓝衣少年忍不住伸手拿起一个,端在手中细细看去。直接爱你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抚之如绢,釉如堆脂,潜藏的纹片在阳光映照下晶莹多变,一看贬值是不可多得的珍器。再翻过来看了一眼盏底的落款,顿时嫉妒不平地碎碎念道:“皇上还真是待你好,这御赐的东西你都敢拿到大街上来用也不怕弄坏了”

紫袍少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东西就是拿来用的,坏了我再管皇兄要就是了。”说罢边拿起炉上烧开的水壶,动作优雅地烫壶,温杯,干壶,置茶,烘茶,注水滚水冲入茶盏之中时,他拿起茶筅力道均匀的开始打茶。茶盏中的茶末被开水一烫,散发出蒸腾的热气和香气,一下子就充盈鼻间,让人心旷神怡。

不一会儿,茶盏中的茶水水乳交融,泛起沫饽,潘潘然如堆云积雪。

“堂哥,你这点茶的手艺可真是越来越绝了”蓝衣少年呆看着放在他面前的茶盏,只见在那天青色的茶盏中,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正是点茶的最高境界。

“话说,前几个东瀛那边来的人,四处去学我们的茶道,弄得似模似样的,看样子还打算带回他们国家去呢”

“画虎不成反类犬,他们不懂我朝文化的茶道之精粹,生搬硬套,不过是绿钱浮水而已。”紫袍少年淡淡评价道,又拿了一个茶盏,重复了一遍刚才的步骤,给自己也点了一盏贡茶。

这两位少年,穿紫袍的正是东京汴梁最近名声大噪的端王赵佶,而着蓝衣的那位,则是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赵令穰,算是赵家的宗室子弟。两人同辈,哟年纪相当,爱好相同,所以赵令穰便堂哥前堂哥后地唤着,没少被家里的人指着额头说他没上没下。不过赵令穰也是在庞大的宗室中长大,自然也知道分寸,但平日和赵佶厮混起来,唤他王爷的时候,反而是透着一股戏谑。

赵佶也不以为意,他三岁的时候就被封为王爷,一点都没觉得这名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极爱隐瞒身份流连于市井之间,倒是喜欢赵令穰这不做作的态度。

待赵佶也为自己点好了一盏贡茶后抬手示意,赵令穰随即拿起茶盏,感受那正适合的温度熨烫着手心,天青色的茶盏中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赵令穰欣赏了片刻,仰头一饮而尽。这茶水饮下去之后,盏中的茶沫胶着不干,出现了点茶点到极致之时才会出现的“咬盏”。

赵佶也把自己那盏茶喝净,满意地看着留在盏壁上的咬盏。

他端王赵佶,做什么事自然就要做到最好。

赵令穰拿起一旁的水壶,忘赵佶手中的茶盏加水,水线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注入茶盏之中。热水冲掉粘在盏壁上的茶沫,赵佶喝掉了这盏残茶,心情大好,用一旁小厮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手,浅笑着问道:“大年,今儿个有什么节目”

赵令穰腹诽着自己爹亲给他起的那个乳名,他弟弟叫永年都比他叫大年好要听但却不敢真让赵佶改口,毕竟唤乳名还能表示和他亲近嘛赵令穰也喝掉自己的那盏残茶,砸吧了几下嘴,回味了一下唇齿间的茶香,这才笑着说道:“东大街那边新开了一家古董店,一会 儿去瞧瞧有什么宝贝吧”

这提议极对赵佶的胃口,当下连茶点也不吃了,立刻起身就往外走去。

赵令穰拈了两个精致的茶糖,往嘴里一丢,吩咐随行的小厮把这套贡品茶具收拾好,这才追着赵佶而去。

茶馆里的评书先生,仍摇头晃脑地编排着少年端王的风流韵事,周围人听得津津有味,浑然不觉刚刚端王爷就在他们身边。